找到相关内容451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之起缘——《楞伽》和《金刚经》

      《金刚经》全称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,是佛教中流传最广的一部,也是禅宗籍以弘扬“实相非相”、“即心是佛”的主要经典。究其名,意谓金刚不坏之志和大智慧之心乘度彼岸。佛陀弟子阿难所记叙的佛陀与须菩提之间...禅学笔记一 禅之起缘——《楞伽》和《金刚经》  一、禅之缘起  禅起源于古印度人的瑜珈。禅,梵文Dhyana,又称禅那,意谓“瞑想”;但瑜珈(Yogn)则是精神集中的意思。所以,禅从广义上来说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161966.html
  • 《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》读後感

    小乘义,又如何可以反道而行,据「乘」分大、小来评议(三乘)行者的果证呢?  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说: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」挬   在「无为法」上建立差别,而不是就相对有为法做区分;大、小二...;《大正藏》第八册,页703上。   捖有关佛陀所成就的「十力」,其内容可以参见《增壹阿含》卷四十二;《大正藏》第二册,页776中。   挬引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;《大正藏》第八册,页749中。或...

    陈平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3562071.html
  • 论观音形相之递变

    语,然亦非执着有相。如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云:「须菩提,于意云何?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?」须菩提言:「如是如是!以三十二相观如来!」佛言:「须菩提!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,转轮圣王即是如来!」须菩提...指称,显教的信仰可归纳为三个主要系统,即一是依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(合称净土三)等所述的西方净土思想之系统者。二者依《妙法莲华经》(简称法华经)系统者。三为依《大方广佛华严经...

    林福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3862198.html
  • 论师的时代——对僧传中六朝义学论师的分析

    经过道安及罗什的努力,长安义学的研究风气一时之冠。罗什译经工作之后,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底皆已译出,除了旧本新译之外,对於新的译出也不遗馀力,僧传中明载者有《摩诃般若波罗蜜》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、《...时远讲丧服,雷次宗、宗炳等,并执卷承旨”(35);昙迁(五四二至六O七),“寻下敕为第四皇子蜀王秀,於京城置胜光寺,即以王为檀越,敕请迁之徒众六十馀人,住此寺中受王供养,左僕射高頴、右卫将军虞庆则、...

    蓝日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962532.html
  • 佛教“空”义述评

    金刚般若波罗蜜》云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[17]这是说,所有因缘和合的“有为法”,即由种种条件积集而成的事物,都有如...mdash;—“空”。   早期佛教关于空和无我的直接论述,集中在《阿含》中,《杂阿含》卷十云:“一切行无常,一切法无我。”[3]这里所说的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762654.html
  • 说末法,即非末法

    之内,不在身外;非浅非深,非凡非圣。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。无论过去、现在、将来,都有缘遇到。  佛教用金刚来比喻般若,名“金刚般若”。象征般若智慧如同金刚,锐不可挡,能够推毁一切邪恶。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...灭,物成有败,人生有终,兴盛必衰。”《法句》卷上也有类似的说法,好比制作陶器的师傅,所作的陶器,再坚固,终要变坏;一切都会变坏,人命也是这样,如江河奔流,一去不复返。人命逝去,这一期生命不会再来。...

    王小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2963127.html
  • 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——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

    2)〈观人物品第七〉;T14, p0529b。“中华电子佛典协会”,《大正藏》光盘版。 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(卷1);T08, p0749a。“中华电子佛典协会”,《大正藏》光盘版。  《阿毘达磨大...藏》光盘版。  《二谛义》(卷1);T45, p0079c-p0080a。“中华电子佛典协会”,《大正藏》光盘版。  《大般涅盘》(卷5)〈四相品〉;T12, p0636a。“中华电子佛典协会”,《...

    罗国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663194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的基本思想和禅学意义

    妄念俱灭,即是自真正善知识,一悟即至佛地。”  《坛经》一再强调,顿悟就是般若之智对自心佛性的体认,两者缺一不可。如说:“若欲人甚深法界,人般若三昧者,直须修般若波罗蜜行。但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一卷,...无为之运”。  惠能上述思想,其渊源在《维摩经》。《维摩经》作为大乘空宗的代表性经典,自东晋南朝起,受朝野佛教徒的特殊礼遇,不仅在贵族和文人名士中影响广泛,而且在普通平民中也深受欢迎。该“弟子品”有...

    潘桂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1763975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》思想对《坛经》思想之影响

    言归依他佛。  这也是阐明心中求佛的道理。  在《坛经》中,慧能提到《金刚经》的重要性,认为“但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一卷,即得见性人般若三昧”。在《坛经·二八》里,慧能说:  若大乘者,闻说金刚经,...维摩诘经》是慧能最喜欢的佛教经典。因为,一般来说,一个人在谈话中提出的思想和自己心中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。还有在《坛经》中他提到《维摩经》和《净名》的两个名(《净名》与《维摩经》是异名同)。一般...

    [韩国]金尧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963988.html
  • 禅的探索

    即见佛(道也)。”  其安心的公案过程是这样的:  可云:“我心未宁,乞师与安。”  祖云:“将心来与汝安!”  可云:“觅心了不可得?”  祖云:“我与汝安心竟!”  无住,于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中...乞洒拿,翻译为相,并具法义:谓事物之相状,表于外而想象于心者。依佛典中句所言,即根尘相触而生之色法境;也就是人类的眼等诸根,依表彰的色尘而生起的境界;或者说,乃物我关系的建立,而发生诸法的境相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364005.html